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786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63篇
  2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4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atterns of GPs’ exploration and termination of dialogues about parental concerns in preventive child health assessments.MethodsInteractional microanalysis of video recordings of 32 preventive child health assessments us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ResultsThe GPs asked parents about concerns, but most concerns disclosed by parents were still left unexplored at the end of the consultation. Termination of dialogues about concerns could be achieved effectively by GPs through letting the biomedical agenda dominate or addressing the child directly. The parents generally cooperated with the various approaches to handling concerns.ConclusionGPs displayed initial attentiveness towards emotional concerns but did not always follow through with subsequent exploration; many concerns raised were left unexplored. However, the same GP could employ both non-exploratory and exploratory practice within individual consultations.Practice implicationsPreventive child heath assessments offer an opportunity for parents to raise concerns about their children’s development.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versational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oncerns are examined or sidelined could allow clinicians to maximi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preventive consultations.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静配中心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防范差错提供思路。方法:根据2012年2月-2013年11月我院静配中心差错登记本及工作量统计表,计算和比较各个不同时期的差错率,并对各配置环节出现的各类差错分类汇总,分析比较。结果:我院静配中心2012年2月-2013年11月共配置成品输液1124074袋,发生差错141袋,差错率为0.125‰,自运行以来差错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在各环节的各种差错中,退药处理失误、加药错误和用错注射器占有较大比例。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可降低静配中心差错率,静配中心对于差错的防范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3.
目的:通过对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患者跌倒预防对策,降低其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15例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与年龄、时间、人力因素、药物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危险评估,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高危患者加强宣教及监控,可降低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4.
ObjectiveDetermine whether (fictitious) health screening test benefits affect perceptions of (unrelated) barriers, and barriers affect perceptions of benefits.MethodsUK adults were recruited via an online survey panel and randomised to receive a vignette describing a hypothetical screening test with either high or low benefits (higher vs. lower mortality reduction) and high or low barriers (severe vs. mild side-effects; a 2 × 2 factorial design). ANOVAs compared mean perceived benefits and barriers scores. Screening ‘intentions’ were compared using Pearson’s χ2 test.ResultsBenefits were rated less favourably when barriers were high (mean: 27.4, standard deviation: 5.3) than when they were low (M: 28.5, SD: 4.8; p = 0.010, partial η2 = 0.031). Barriers were rated more negatively when benefits were low (M: 17.1, SD: 7.6) than when they were high (M: 15.7, SD: 7.3; p = 0.023, partial η2 = 0.024). Most intended to have the test in all conditions (73–81%); except for the low benefit-high barrier condition (37%; p < 0.0005; N = 218).ConclusionsPerceptions of test attributes may be influenced by unrelated characteristics.Practice implicationsReducing screening test barriers alone may have suboptimal effects on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if benefits remain low; increasing screening benefits may not improve perceptions of benefits if barriers remain high.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361例Ⅰ、Ⅱ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填写《手术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预防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结果此次调查分析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54.85%,其中Ⅰ类切口使用率为35.3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结论应利用新建立的临床药师工作站,继续加强对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的点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6.
鲁银虎 《浙江医学》2015,37(19):1627-1630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啶预防性镇痛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组)、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和预防性镇痛组(Ⅲ组),每组各30例。Ⅰ组手术结束时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Ⅱ组手术结束前10min予PCIA(芬太尼1000μ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Ⅲ组手术前皮肤消毒后,由手术者以0.5%罗哌卡因24ml于切口处分别浸润,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μg/kg。患者回病房后如静止相(患侧膝关节保持静止时)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予哌替啶1mg/kg肌肉注射。测定患者术后1、4、8、12、24、48h静止相和运动相(患侧膝关节活动时)VAS评分;记录各组使用哌替啶的例数和剂量;记录各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术后48h内深度镇静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Ⅱ组静止相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均P<0.05);Ⅲ组静止相及运动相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均P<0.05),运动相各时点均明显低于Ⅱ组(均P<0.05)。Ⅱ组、Ⅲ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Ⅰ组(均P<0.05);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高于Ⅰ、Ⅲ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局部浸润联合右美托咪啶预防性镇痛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是有效和安全的,且优于术后PCIA。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情况,探讨儿童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将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与非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儿童感染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对儿童感染者分组给予6H、12H、3HR、2HRZ等4种不同的方案进行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10年发病情况。结果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率为63.6%,非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感染率为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结核感染者预防性治疗组完成治疗率达85%以上,经10年随访患病率为2.2%(4/182),4种方案平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儿童结核感染者非预防性治疗组患病率达45.2%(47/1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儿童属于结核病高危人群。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并给予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积极动员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及时进行结核病筛查,是结核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感染者预防性治疗可减少95.1%的结核病发病,是一种可靠预防结核感染的方法,在总体减轻结核病的影响可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建立小鼠脑脊髓炎病毒RT-PCR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根据NCBI发表的TMEV GD VII株(GI:62039)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RT-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脑腔接种方式感染9只BALB/c小鼠,感染后第6天采集动物的脑、心、肝、脾、肺、肾、盲肠内容物和血清等样本,用建立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样本,对方法进行初步应用。结果 以GD VII RNA为模板,建立的RT-PCR方法能够扩增出约371bp的单一目的条带,敏感性验证显示能够检测到的最低GD VII cDNA量为0.69pg/μL;以脑心肌炎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小鼠诺如病毒及正常小鼠脑组织为对照进行方法特异性验证,均未出现目的条带。脑腔接种感染小鼠,所有小鼠在接种第3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后肢麻痹等症状,其中2只小鼠于第5天死亡;采集心、肝、脾、肺、肾、脑、盲肠内容物及血清等样本进行检测,所有小鼠的脑组织均检测到GD VII RNA,而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对100份小鼠盲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TMEV GDVII株RT-PCR方法能够高效的检测小鼠组织中的病毒感染,可作为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99.
"瘥后防复"是中医预防医学"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与现代医学三级预防中的康复性预防相似,对肿瘤复发转移的预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理论中"瘥后防复"思想、中医对肿瘤复发转移的认识、"瘥后防复"思想对肿瘤复发转移的指导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古文献的分析来揭示中医"见微知著"的深层含义;方法:从渊源追溯、医案举例、临床应用等方面来阐述"见微知著"有异于通常的解释;结果:"见微知著"的确切含义并不能被"以小见大"所涵盖;结论:除"以小见大"的含义外,"见微知著"还蕴含着对未来疾病动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